在梁煥松的子貓物語看到一篇文章,裡面談到一些在澳洲找工作的心得,作者也同意轉載,因此在這邊跟大家分享~


以下是該文內容,某些段落後的藍字,則是師奶自己的感想:

...................引用開始分格線..................
算來我從香港移民到澳洲已經13年,這些年來任職傳媒,認識的中國、香港、台灣的華人朋友都不少,談談這個題目也有多少心得的吧。


移民家庭,大多是夫婦, 都是壯年或中年,在原居地受過良好教育,有一定的事業基礎、薄有資產。


移民抵步之初,手上帶著多年的積蓄,和變賣了原居地的房子的錢,覺得澳洲樣樣都很便宜。澳幣二、三十萬(約港幣百來萬),便有花園洋房,幾千平方尺的土地 ,買一輛Benz C180也不過是4萬餘元...頭幾個月忙著找房子、申請政府醫療卡、考車牌、認識新朋友、為孩子找學校、到處遊玩,也不忙找工作,快活到不得了,一些香港人還繼續其天天上酒樓開飯的習慣。


過得幾個月,大局已定,每日的作息有了規律,慢慢發覺到「坐食山空」的壓力,嘗試找找本行的工作,往往是不如意事常八九。(像師奶以前在台灣的最後一份工作,是在非營利團體做福利政策研究,到了澳洲後,不但不必奢望憑著我的半鹹淡英文,能夠找到與所學相關的工作想去做照顧服務員或社工唄,即使我願意幫行動不便者把屎把尿,人家也不放心讓我這沒經驗沒證書的傢伙碰一碰手指哪~)


寄出的求職信,又要附簡歷,有些還要寫自我推薦文章,十九有如石沉大海!尤其是大學、政府部門的「空缺」,很多時候已經有一個低一級的人員在Acting (暫時越級試用)中,登報招聘,只是遵照例行公事,符合「公開」、「公平」的既定原則,實際上,外人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。(前幾個月師奶聽聞,在達爾文要是想吃公家飯,最好是「朝中有人好當官」,也就是需要內部有認識的人推薦,這樣才比較有機會成功~其實在澳洲,我自己的體會是:身為新移民,尤其是英文比不上當地人的新移民,要是沒有認識的人居中牽線,很多時候工作機會真的是比較少...當然也有更多是我自己搞砸的=  =)


很多華人英文程度不夠,縱使在原居地做自己的本行揮洒自如、一個人管幾十人,面試中結結巴巴,又聽不懂老澳的口音,答非所問。沒有Local Knowledge,做主管固然不用想,降貴紓「專」從頭做起,人家都未必選中你。


幸而澳洲政府要做好榜樣,表明是提供公平機會的的僱主,希望其他行業跟隨, 刻意聘請特別多的非英語系的居民為公務員。但是很多的老澳思想還很封閉,對世界認識很少,一個朋友入職州政府財政部,同事們說最初聽聞有個香港人來做,都很擔心,擔心甚麼?擔心他不會說英文!朋友說,部門開工作會議,每當他講話時,有幾個同事都是皺著眉望著他,露出聽得很辛苦的樣子,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種族歧視。


找不到鬼佬工,華人當然向「同聲同氣」的華人僱主著手 ;不過很多人入了行,做了相當時日,有了本地經驗,便馬上跳槽到鬼佬公司,也是事實。


華人僱主的刻薄,眾人皆知
,因著上述的情況,工資出的再低也有人爭著做。據聞唐人街有家旅行社,櫃台職員週薪僅百多元,真是搭車食飯都未夠,一樣有人願意做。(師奶在伯斯走投無路之際,曾經應徵過中國餐廳的侍應,但這還是因為可以跟他們用廣東話溝通,才獲聘用的,而我只做了一天就落跑,連薪水也不要了(一小時才八塊錢!),寧願打包回台灣也不肯再回去,悲慘的遭遇請按此


竟然有些急於找工的華人,發揮中國人刻苦耐勞的特性,叩門提議先做義工讓老闆免費試用。此風一長,做成一些華人老闆,把正式聘用的職員的頭一個月名為Training Period,不發工資!其實當初在伯斯,我真的有考慮先去做義工, 因為澳洲不知道在跩個啥很在意你有沒有本地的工作經驗,往往一回答沒有就謝謝不必再連絡了...不過當初去了一些義工的求職網站登記,並且也遞交過幾次履歷,卻也是石沉大海居多~
....................引用完畢分格線..................

所以,現在的工作雖然痛苦指數破表,薪水又低的令人心酸,但是尚未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,師奶還是不敢輕言辭職,只有寄望明年拿到居留權後,能夠在當地的大學,再拿一個比較能夠找到好工作的學位吧(當然還是半工半讀,泣)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孩子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